調查發現有品牌贊助的 KOL post 比沒有贊助的 post 互動率平均低 11%,可見要說服顧客不能單靠KOL 簡單分享內容,而要花些心思為顧客製造驚喜。其實 Influencer campaign 有很多種,當中不少還很具創意。我們為大家搜集了一些出眾的例子,希望能給大家一些靈感。
12 月至 2 月是香港消費旺季,marketers 都出盡渾身解數,希望能獲得理想的業績。然而舉辦宣傳活動已經花去許多資源和時間,有沒有什麼節省時間的宣傳方法? 除了用熟悉的渠道宣傳外,Marketers 還能做些什麼?讓 influencers 助你一臂之力吧!
很多品牌都預計會在 2019 年投放更多預算在 influencer marketing 上,但是在 Instagram 買賣 IG 粉絲 的情況普遍,我們如何辨別誰是貨真價實的 influencer呢?以下是三個檢查 influencers 時值得注意的地方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!
金融、保險與投資行業有一個先天性不利因素。在很多門外漢來說, finance industry 是沉悶、深奧、難明,甚至有點抗拒的東西。要克服顧客心中障礙並不容易,要在以吃喝玩樂為主的社交媒體做推廣就更加困難。 金融、保險與投資公司的 marketers 要採用什麼策略才能拉近與顧客的距離呢?
Influencer marketing 或 KOL (key opinion leader) 在香港已經非常流行,美容品牌更是行業先驅,大部份品牌都有採用過。然而,每個品牌的推廣策略都差不多, beauty 品牌要如何衝出重圍呢?有沒有什麼致勝策略呢?
YouTube 是最受香港人歡迎的影片分享平台,45% 香港人甚至表示 YouTube 可以代替電視,在 YouTube 投放廣告似乎理所當然。然而 Marketers 要跨過「5秒跳過」大關並不容易。究竟要如何製作讓人捨不得跳過的廣告呢?
你知道全球每天花多少時間在YouTube上嗎?答案是10億小時。YouTube 已有 91% 香港人使用。其中近 50% 用戶每天都在 YouTube 觀看短片,絕對是品牌不能忽視的宣傳渠道。那麼,我們要怎樣制定成功有效的宣傳策略呢?
KOL (key opinion leaders) 在香港非常盛行,無論是什麼行業的 marketers 都希望與 KOL 合作,但是要預備多少合作費用呢?有人說一個貼文要五萬,也有人說只提供產品就可以了。究竟 KOL 如何決定收費?與 KOL 合作有沒有一個標準市價?我們如何知道收費是否合理?
「KOL 粉絲那麼少,為什麼要和他們合作?」的確,如果 influencers 的內容沒有質素,要在社交平台聚集粉絲非常困難。然而用粉絲數量量度 influencers 的影響力有三個盲點。有時,品牌與粉絲數量少的 micro-influencers 合作反而有優勢!
Influencer Marketing 是市場大趨勢,但是要與 influencers 合作無間,就要做些事前功夫。你準備好了嗎?
坊間有不少對 Influencer marketing 誤解 。你有沒有試過受 influencer marketing 誤解 影響,做出錯誤的決策,錯失良機呢?
Marketing 跟科學有關係嗎?其實 marketers 都是隱藏的科學家!為了尋找發展的新機會,Marketers 要不斷測試新方案,務求達到最佳效果。以下推介三個實驗,身為科學家的你可以試試。